黄麂是保护动物吗(黄麂子是保护动物)
黄麂是保护动物
简介
黄麂(Muntiacus reevesi),是鹿科麂属的一种哺乳动物,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其体型中等,体长约110-140厘米,体重约20-30千克。
保护等级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黄麂已被列为
易危物种(VU)
。
黄麂是保护动物
简介
黄麂(Muntiacus reevesi),是鹿科麂属的一种哺乳动物,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其体型中等,体长约110-140厘米,体重约20-30千克。
保护等级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黄麂已被列为
易危物种(VU)
。
多级标题
分布
中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越南: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地区。
老挝: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地区。
缅甸:分布于北部和东部地区。
泰国: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地区。
马来西亚:分布于半岛西部地区。
栖息地
黄麂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森林中,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它们通常生活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110-14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20-30千克。
身体呈浅棕色或红棕色,具有明显的白色斑点。
雄性有角,角长约10-15厘米,呈简单分叉状。
尾巴较短,仅长约5-10厘米,基部为白色,末端为黑色。
行为习性
黄麂为solitary或成对活动,但有时也会形成小群体。
主要于清晨和傍晚活动,白天通常在灌丛或岩石缝隙中休息。
食性以嫩叶、水果、坚果和草本植物为主。
繁殖期为3-6月,妊娠期约200天。每胎产1-2仔。
保护现状
黄麂的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主要原因包括:
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
非法偷猎和贸易
疾病和寄生虫为了保护黄麂种群,采取了以下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加强执法,打击非法偷猎活动
开展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项目
提高公众 awareness,促进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