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4章全文及译文解析(道德经14章全文及译文解析书)
## 道德经第十四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简介:
《道德经》第十四章论述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本章的核心思想是阐述“道”的深奥玄妙,不可名状,却又无处不在,如同幽冥之气,影响着世间万物。它强调了对“道”的感知需要摒弃感官的束缚,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一、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译文用眼睛看不见它,叫做夷;用耳朵听不见它,叫做希;用手摸不着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追问其究竟,所以混而为一。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并不昏暗,绵延不断,无法用语言来命名,最终又回归于无形无状。这叫做无形状的形状,无物质的形象,这叫做惚恍。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头,追上去看不见它的尾。掌握古代的道理,用来治理今天的现实。能够知道万物的初始,这叫做道的规律。### 三、逐句解析
## 道德经第十四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简介:
《道德经》第十四章论述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本章的核心思想是阐述“道”的深奥玄妙,不可名状,却又无处不在,如同幽冥之气,影响着世间万物。它强调了对“道”的感知需要摒弃感官的束缚,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一、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译文用眼睛看不见它,叫做夷;用耳朵听不见它,叫做希;用手摸不着它,叫做微。这三者,不可追问其究竟,所以混而为一。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并不昏暗,绵延不断,无法用语言来命名,最终又回归于无形无状。这叫做无形状的形状,无物质的形象,这叫做惚恍。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头,追上去看不见它的尾。掌握古代的道理,用来治理今天的现实。能够知道万物的初始,这叫做道的规律。### 三、逐句解析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这三句是本章的核心,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方面描述“道”的不可感知性。“夷”、“希”、“微”并非单纯指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而是指“道”超越了感官认知的范围,是一种超越常识的存在。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因为“道”超越了感官和逻辑的限制,所以无法用语言或思辨来穷尽其本质,只能将其视为一体。 “致诘”指的是穷究诘问。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皎”指明亮,“昧”指昏暗。“绳绳”指绵延不断,形容“道”的连续性和永恒性。“不可名”指无法用语言来命名。“复归于无物”指“道”的本源状态是虚无的,却又孕育着万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这是对“道”的形象化描述,“无状之状”和“无物之象”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道”的虚实相生,看似无形无状,却又真实存在,充满着神秘感。“惚恍”指模糊、朦胧,体现了“道”的不可捉摸。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进一步强调了“道”的不可捉摸,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无始无终,永恒存在。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这句点明了本章的实用意义,学习和掌握古代的智慧(“道”),才能更好地治理现实社会。“御”指的是治理,驾驭。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指万物的起源,了解万物的起源,才能掌握“道”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道”。“道纪”指道的规律,运行的轨迹。### 四、本章思想总结本章通过对“道”的描述,强调了其不可名状、不可穷尽的特性,同时也暗示了其存在于万物之中,并指导着万物的运行。它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学习和掌握“道”的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处理事务。 本章的哲理在于,认识“道”需要超越感官的局限,进入一种直觉的、悟性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逻辑思维的认知方式。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更体现了老子“法古”的思想,借鉴历史经验,指导现实实践。### 五、与其他章节的关联本章与《道德经》其他章节,特别是关于“道”的描述章节(如第一章、二十五章等)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老子对“道”的整体阐述。 本章更侧重于对“道”的不可名状和玄妙之处的描述,为理解其他章节关于“道”的论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总而言之,道德经第十四章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引领读者去思考“道”的本质及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它不仅是对“道”的描述,更是对人类认知局限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