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5个金句(道德经25个金句及解释)

5 0 2025-05-16

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万经之王”。其核心思想在于自然无为、柔弱胜刚强,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道德经》中的25个金句,它们如同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一、道的本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二、无为而治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4.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三、柔弱胜刚强 5. 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第七十六章) 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四、无欲则刚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章) 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五、顺应自然 9.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1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第四十五章)六、反者道之动 1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二十八章) 1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七、虚怀若谷 13.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五十四章) 1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八、知足常乐 1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 1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九、天地之道 1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 18.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第七章)十、圣人之道 19.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20. 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十一、安详宁静 21.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22. 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十二、道法自然 2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4.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 25.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这些金句不仅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让生活更加从容自在。

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万经之王”。其核心思想在于自然无为、柔弱胜刚强,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道德经》中的25个金句,它们如同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一、道的本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二、无为而治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4.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三、柔弱胜刚强 5. 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第七十六章) 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四、无欲则刚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章) 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五、顺应自然 9.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1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第四十五章)六、反者道之动 1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二十八章) 1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七、虚怀若谷 13.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五十四章) 1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八、知足常乐 1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 1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九、天地之道 1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 18.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第七章)十、圣人之道 19.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20. 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十一、安详宁静 21.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22. 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十二、道法自然 2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4.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 25.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这些金句不仅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让生活更加从容自在。

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智慧结晶,被誉为“万经之王”。其核心思想在于自然无为、柔弱胜刚强,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道德经》中的25个金句,它们如同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一、道的本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二、无为而治 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4.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第五十七章)三、柔弱胜刚强 5. 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第七十六章) 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四、无欲则刚 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章) 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五、顺应自然 9.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 10.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第四十五章)六、反者道之动 1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二十八章) 12.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七、虚怀若谷 13.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五十四章) 1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八、知足常乐 1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 1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九、天地之道 1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 18.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第七章)十、圣人之道 19.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 20. 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十一、安详宁静 21.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22. 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十二、道法自然 2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4.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 25.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这些金句不仅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让生活更加从容自在。